重磅发布!《2023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年度发展报告》Unit2:战略篇

文章来源:上海科技 发布时间: 2024-01-08

3-1.png

3-2.png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本篇主要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及三省一市谋划明确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方向。

 

PART.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3-3.png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 专栏1

 

1 2018.11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11月6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

 

“上海在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进一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使之成为我国发展强劲活跃的增长极。”

 

2 2019.11抓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

 

➡11月2日至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

 

“长三角三省一市要增强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抓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实,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平台,把一体化发展的文章做好。”

 

3 2020.08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尽早取得突破。要支持一批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

 

4 2023.11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

 

“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对于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意义重大。

 

“长三角区域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更好联动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要跨区域、跨部门整合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要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沪苏浙皖政府报告里的长三角(2023) 专栏2

 

上海

 

“三大任务”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群众跨区域办事、就医更加便捷。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38项成果已向全国复制推广。

 

3家国家实验室成立运行,新型研发机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分别达到17家、15家。

 

4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工建设,5个设施建成投用,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群已现雏形。

 

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初步形成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迈上4万亿元新台阶。

 

江苏

 

突出创新核心地位,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对接,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202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左右,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50.4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

 

苏州实验室获批建设,紫金山实验室纳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太湖实验室、钟山实验室挂牌运行,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创新中心获批在南京建设。

 

率先探索“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机制,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通用项目190项,居各省、自治区之首。

 

浙江

 

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和科技创新,充分激发内生发展动力。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到全国第4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

 

新增“两院”院士12名,引进“鲲鹏行动”专家73名。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1家,新挂牌成立省实验室4家,新建省技术创新中心4家。

 

之江实验室等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10大省实验室和10大省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布局,获得国家科技奖60项,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9件。

 

安徽

 

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栽树工程”,科技创新势能加快向发展动能转化。区域创新能力从全国第10位跃升至第7位。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启动建设,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安徽,已建在建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深空探测实验室设立运行,合肥先进光源、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获批建设,认知智能、压缩机及系统技术实验室入选全国重点实验室。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5%左右,每万人口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7件。推动科创与产业融合发展,“科大硅谷”启动运行。

 

PART.2 谋划明确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向(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主要领导每年齐聚一堂,召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及系列活动,共话区域发展、共商重大事项、共谋发展大计。其中,关于科技创新:

 

01 2023年安徽

 

·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

 

重点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明确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若干重大事项。强调要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推进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共建高水平国家实验室体系,促进长三角大科学装置集群共建共享。支持协同开展跨学科交叉基础研究,研究制定长三角基础研究联合基金建设方案,建立基础研究战略咨询机制。

 

02 2022年上海

 

·共担新使命、同谱新篇章

 

强调要着眼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推动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加快重大技术创新突破的示范运用。

 

03 2021年江苏

 

·服务新发展格局、走在现代化前列

 

强调要建设科技创新共同体,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携手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04 2020年浙江

 

·战疫一盘棋、夺取双胜利

 

强调要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加快构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05 2019年安徽

 

·共筑强劲活跃增长极

 

首次召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部署落实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