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国际合作交流处 发布时间: 2024-09-20
为推进落实科技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技术专项合作计划,深化构建全球高质量发展伙伴关系,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指导、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支持下,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于2024年9月8-13日组织实施了“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中国(上海)行”交流计划,来自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文莱、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尼日利亚、埃及等国家的科技部门、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共13位低碳合作伙伴赴上海参加了为期6天的低碳中国(上海)行。
9月9日,在“2024浦江创新论坛——绿色低碳创新论坛”上,上海市虹口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关也彤,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广宏,“中心”主任王震,云南省科学技术院副院长马敏象出席“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中国(上海)行”启动仪式。在“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中国(上海)行”代表见面会上,王震主任表示,“中心”与全球40多个国家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等建立了长期深度的合作关系,搭建了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了技术交流合作、技术转移转化、项目示范应用。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希望发挥此次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中国(上海)行作用,与更多国际上的低碳合作伙伴,探讨合作需求和模式,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局面。
在为期6天的创新行中,国际低碳合作伙伴们访问上海交通大学、硅酸盐所、上海理工大学、上汽、康恒环境、宝武清能、唐锋能源、氢晨科技、上实等9家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召开了4场交流座谈会,讨论技术研发、建立联合实验室、成果转化和新场景示范与应用。参访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新能源汽车临港基地等示范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了解和交流重点行业的减碳降碳技术经验,探讨合作可能。
9月12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中心”成功举办2024“一带一路”低碳技术交流会暨中国行闭门总结会,标志着为期6天的“低碳技术创新合作中国(上海)行”圆满落下帷幕。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陈其针副主任出席并致辞,“中心”周圆圆副主任及相关处室出席交流会,复旦、上海交大、同济、华理、化工研究院、二工大、海事大学、农科院、特百佳、康恒等高校、科研院所50余位低碳专家、企业家参加闭门会议。
陈其针指出,作为中国科技部“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技术专项合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中心与交流中心提供了一个共享资源、交流信息、深化合作的宝贵平台,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推动技术创新,加速技术转移,并最终实现项目的示范应用。
周圆圆做专题发言,介绍了21世纪中心与“中心”在推动“一带一路”低碳技术创新合作方面的发展规划和重点工作,得到了中外方低碳技术专家的积极响应。
与会中外专家对低碳技术国际合作进行了讨论,达成了合作共识:一是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有关低碳合作平台工作中,带动更多国家和机构参与“一带一路”低碳技术创新与合作,各方群策群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产业发展转型的挑战。二是持续在清洁能源、储能、新材料、低碳减排、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推进联合研发、共建联合实验室等合作,推动低碳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三是共同开展低碳专业人才培训,挖掘低碳技术的产业化需求,合力推动项目的示范应用。